作为上一届的初三数学老师,陪着同学们一起复习,冲刺,中考。现在,作为高一数学老师,继续看着孩子们在高中的学习与成长。因此,我想分享一些在经历了高中教学后,回头看初中的一些不一样的观点。
1、初中会遗留一种严重的错误习惯
虽然说是错误习惯,其实这个习惯也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初中所学知识毕竟很少,题型也可以认为是有限的,总能总结出一种比较通用的方法。比如解二次方程,初中孩子比较亲睐公式法,因为所有二次函数都可以套用,不需要太多思考。
同时,同学们比较讨厌因式分解,比如添项拆项法,主元法等,因为这类题变化太多,难以掌握。我把这个习惯称为思维的惰性。曾有学生说:老师,公式法就可以解决学校的题了,学那么多方法干嘛,现在也用不上。那么,我要说,因式分解是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技巧,里面蕴含了很多数学思想。比如添项拆项,高中出题,条件经常看起来似是而非,需要你经过一些变形,然后就发现和某个公式有关,添拆项会需要用,但不会再有人教你。比如主元法,高考题,有时不只一种变量,那么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作为主元,然后在进行分析,这个也不会再有人教你。
高中有高中的学习大纲,涉及到的小方法技巧不计其数,老师不可能一一展开,可能就是一带而过。如果你听一遍能理解,能记住,那是你天赋好;如果你下课还记得去巩固,去请教,那是你态度好。事实上,没有几个学生下课还会去研究这些小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已经堆积如山。差距在初中三年的积累已经拉的很大了,只是通过中考这样的难度根本看不出来罢了。
所以,我建议,初中的小朋友们,一定要保持对新方法技巧的饥渴,不要问有没有用,遇到就是缘分,就要好好珍惜。
2、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不要拖到两次
什么叫一次性解决的问题,比如听讲,有些学生常常走神,反正没听到还可以下课问,而通常下课其实也不会再问了;比如作业,有些同学经常粗心,反正又不是考试,错了还可以改,而往往考试中还是一样错了;比如学习的常态,有些学生第一遍学总是不能达到最高要求,反正还有复习,后面还会再学,而最终发现复习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
因为从小学开始,孩子总是在反复中学习,孰能生巧。但进入高中以后,你能反复的机会很少,时间有限,一道题练两遍就要掌握,这样的速度还有很多题型来不及刷到。所以,从初中开始,就要提高觉悟,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拖到两次。对有些孩子可能比较难,但也要努力去做;也有很多孩子已经做到,都是年级的佼佼者。
说句实话,复习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会有本质的改变,只是让你回到当初学习的状态,不要期待太高。
3、初中三年的课程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也有学生问我,也有家长问我。
初一是培养数学思想的最佳时期。因为初一学习的知识不多,老师上课有充分的时间去拓展;而且初一是从小学算数到中学代数的过渡,很多新事物的冲击,学生思维比较开放,没有固化。我至今记得,初一讲绝对值的分类讨论,那时候学得好的孩子,初三做含参的问题,显得非常得心应手。初一还讲了绝对值几何意义数形结合,代数变形的整体思想,因式分解中各种变形技巧等。初一就是初中的起点,初一数学思想接触的越多,就有越多的时间去尝试,去完善,也越有机会成为一个高手。
初二是方法总结和模型建立时期。初二开始学更多的几何,很多常见辅助线被总结为常见方法,或者模型。这段时间,更多是在教授孩子如果总结归纳,打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变化。因为在几何上,解题的创造能力要求比较高,过于灵活,所以数学思想不太适用了。通过常见方法总结,比如倍长中线,能给孩子提供一定的思路,减少孩子的创造的难度。所以,这个时期就是积累方法的时期,记得的方法越多,以后解题越省力。
初三是应考冲刺的时期。学好真不一定能考好,需要了解考试,攻克难点,抓住细节。我们对南京的大小考试是有深入研究的,包括期中期末,一模二模中考。所以,初三完全是为了应考准备的,寒假梳理知识以后,春季就是对重点难点的分析讲解。
上一篇: 中考家长必备的四个“心”
下一篇: 初三生家长应当好孩子心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