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惩罚。刚刚看到孩子犯错是,父母是很难保持冷静的,冲动的对孩子进行惩罚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和失望。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我很不高兴你的做法、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失望等。这样做,一是让自己冷静下来,二是让孩子知道这件事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三是给孩子解释的时间和反思的空间。有的时候其实孩子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只是少了父母给的一个台阶,才形成了紧张的关系。同时,冷静的处理方式也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为人处世的习惯。因为你在做的不仅仅是惩罚本身,更是教给孩子待人接事的方法。
2.惩罚要有关联性。要让孩子能够体会到错误与惩罚之间的逻辑关系。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孩子不听劝阻为了走近路在公共绿地里乱踩,你就让他在原来应该走的绕远的马路上再走5遍,肯定比不管什么错误,家长的惩罚措施都是痛打20大板来得更有效。因为孩子能真切的体会到自己到底错在哪儿了。
3.惩罚要针对孩子的情况。不要所有的惩罚都是喊叫、咆哮和动粗;也不要所有的惩罚都是轻声细语、慢条斯理。不同性质的错误,不同性格的孩子,我们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人做事的原则性问题,绝对不能手软。性格张扬的孩子惩罚的强度也可以适当提高。
4.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由于孩子的人生阅历非常少,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惩罚之外,家长要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给孩子指明出路,让孩子改错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比单纯的惩罚有效的多。孩子经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思之后,通过改错重新恢复原来的自信。这样孩子以后再犯错误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去补救,而不是一味的自责:是我太笨了,是我太大意了。
上一篇: 专家建议:家长掌握三点给考前孩子减压
下一篇: 如何帮助初中孩子排解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