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招生惨淡 招生计划难完成_中考报名-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福建省 > 泉州市 > 中考报考 > 中考报名 > 正文

泉州招生惨淡 招生计划难完成

发布时间:2012-09-19 09:00:27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9月初,泉州中职新生陆续入学报到,与近几年招生的日趋平淡相比,今年更是惨淡。尽管中职生就业率高,部分行业中职生的起薪甚至超过了一般白领,但今年泉州有招生资格的37所中职校,有半数以上的学校的招生计划只完成一半。

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的中职校从以往的民办校,已经蔓延到了公办校。日渐萎缩的生源规模、高招高录取率的冲击以及中职办学弊端,将使中职校面临更严重的生源危机。

【现象】

中职招生遇史上最冷过半职校只录到一半生源

9月8日,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到的时间,眼看时间临近,原定800人的计划招生数,如今才录到300多个,南安红星职专校长黄赐红非常无奈。今年是中职校招生最冷的一年!他告诉记者,自己在这个暑假一刻都没闲着,他把南安分为溪美片区;丰州、洪濑、康美片区;诗山、金淘片区;东田、英都、仑苍片区;官桥、水头、石井片区5个大片区,组织老师分赴各地宣讲,拉拢生源。但是,生源减少太厉害了,学校的招生不可不谓艰难。

黄校长说,去年南安有18000多个初中毕业生,今年锐减至不到10000人,其中有效生源仅8000个左右。而南安从三级达标到一级达标就有22所高中校,此外还有5所中职校。今年南安22所中学计划招收高一新生9000人,经过层层筛选,留给中职校的生源所剩无几。由此看来,南安可谓是中职校招生困难的重灾区。

僧多粥少,南安生源争夺战几近白热化,好几所职校招生数都没过半,可连晋江的职专也来分一杯羹,这也抢夺了一部分生源。往年,官桥、水头、石井的生数几乎占到生源总数的一半。黄赐红说,今年由于受晋江中职免学费政策的诱惑,官、水、石生源几乎溜掉一大半。

泉州华侨职校招就办赵佳荣老师也坦言,不仅招生困难,而且录取的学生中,还有不报到的,部分学生选择复读,或者托关系上高中,这些二次流动又会压低录取率。

而具有区位优势的泉州市区中职校,今年的招生情况也不甚乐观,市区一职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几乎只招到计划数的一半,前景堪忧。业内人员称,国内1994年曾出现过职专报考热,之后趋于平淡,近几年中职招生屡屡遇冷,加上生源数量减少,今年有可能是史上最冷的一年。

【分析1】

生源数量下降 招生现三年自然灾害

初中生源数年年滑坡,中职校难为无米之炊啊。泉州华侨职校招就办赵佳荣老师说,中职校招生难,很大原因是考生数年年下降造成的。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中考,福建泉州市共有58200多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学生人数持续下降,全市考生总数较去年减少了2万多人,人数再创新低。据介绍,泉州市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12所(有招生的学校103所),中等职业学校42所(实际有招生39所)。在中考生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今年中职学校招生计划减至2.5万人(不含培训折算生数),比去年的3.6万人少了1.1万人。

生源总数少,减少招生计划是众多中职校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记者了解到,今年几乎所有中职校都相应减少了招生计划。比如惠安开成职专就从去年的1300人减少到900人,福建经贸学校也从去年的3500人减少为2500人。

南安红星职专黄赐红校长说,2011~2013年,可以说是中职招生的三年自然灾害,一年比一年差;到了2014年,生源数才会稍微回升。

【分析2】

专业跟风重复设置师资硬件良莠不齐

中职生好就业,而就业热引发的众多中职校在一些热门专业设置上一哄而上也是不争的事实。家在南安的张小阳今年刚初中毕业、原本想读幼教专业,结果在选择专业与学校时,张小阳反而不知道该读哪所学校了。基本上所有职校都有幼教专业,我都不知道选哪个好。晋江晋兴职校吴清泽书记告诉记者,由于幼师缺口大,幼师毕业生就业形势火爆,近几年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粗粗估算,泉州就有20几所职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办学条件良莠不齐。

而对于烹饪专业来讲,如今,也有多家职校陆续开办,打破了南安红星职专独挑大梁的局面。很多中职专业都是跟风开办,师资、设备都跟不上。晋江教育局姚荣祖副局长说,专业重复设置,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也有可能导致地区内职校的恶性竞争。

【分析3】

高招录取率提高学生更愿试水普高

如今随便怎么考都能上大学,又何必去读中职呢?惠安家长林立理说,儿子中考时才考了200分左右,但还是不想让他读中职,试试高中嘛,以后说不定就考上大学!

据统计,从2009年起,福建高考考生逐年减少,2012年全省报名参加高考考生258009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242763人、高职单招考生15246人,考生总人数与2008年高峰期的329406人相比减少了71397人。在考生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高校招生规模依然逐年扩大。今年,教育部核定福建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194100人,比去年增加4100人,这19万多人的招生数仅为福建省属高校的招生计划,不包括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部属高校的招生人数。

在考生人数和招生计划的一减一增中,今年的高招录取率又创新高,达到了93%左右。照此情况,如果考生愿意就读高职院校,基本都能圆大学梦。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中职生也有自考、高职单招、免试推荐、自主招生等各种升学渠道,但毕竟考上全日制本科高校的几率较低;在高招录取率逐渐扩大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家长更愿意放手一搏,让孩子去上普高,争取以后考上好的大学。

【思考】

开源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突破招生困境

中职招生如何突破困境呢?开源,是最重要的手段!南安红星职专校长黄赐红说,很多中职校都把目光投向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

泉州农校教务处主任颜炳山说,据统计,70%~80%的企业一线员工是外来工,且都是初中以下文凭,通过非全日制学习,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历水平,而且能够在企业中获得晋升,对企业员工稳定也是一大好事。而对于红星职专来说,除了送教进企业,他们还连续为部队培训,前后培训了十期共600多名学员。

而援藏支教的中职西藏班,也为一些泉州中职校带来部分外地生源。在泉州,共有泉州华侨职业学校、泉州农业学校、晋江华侨职业学校3所国家级重点职校承办西藏中职班。据介绍,2011年三所中职校共招150多名西藏一年级新生。此外,泉州农校还和贵州的初中校合作办学,吸引当地的初中毕业生来泉州就读。

对于中职校以后的发展,晋江华侨职校校长陈惠群认为,未来5年内,可能会出现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局面,取消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就业状况不好的专业,鼓励开办新兴产业专业。经政府统筹规划,学校之间相互配合,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最终形成学校各有特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视点

政策扶持、生源充裕晋江模式风景独好

与其他县市的哀鸿遍野相比,晋江中职招生可谓盆满钵满。

晋江华侨职校位于青阳西园街道,这所以汽车专业闻名的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400人,共有1300名保送生,最终留下1200人,中考后又录取了400多个。晋江华侨职校校长陈惠群说,目前的实际录取数早已超过了计划数,可能还会限制分数门槛,限制生数。

在晋江,今年中职录取数超过1000人的,也仅有晋江职校和晋江华职两所。

今年初中毕业生有13000多人,除了9600人参加中考,其他有3500人保送入读中职校。晋江教育局姚荣祖副局长说,再加上中考后录取的1000多个学生,今年晋江中职学校共招生4500多人。这个数字是让很多外县市职校极度羡慕的。

姚荣祖说,为了让初中毕业生了解、认识中职的学习和就业情况,初三阶段,教育局组织了相关职校进校园宣讲,并对保送生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入学体验训练。体验结束后,学生最终确定专业,并在2012年秋季与参加中考录取中职学校的新生一并正式编班。

为了扶持中等职业教育,晋江市还对中职学生实行三年全免费。从2012年秋季开始,就读晋江中职学校的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全部免交学费。晋江市关工委还将继续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实施1500~2000元的生活补助措施。这些扶持政策也吸引了一些困难家庭学生。

而得益于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姚荣祖说,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外来工子弟在晋江初中校继续学习,从而增加了初中毕业生基数,从而也保证了以后的职校生源。

在专业设置上,晋江也规避了职校间的无序竞争。姚荣祖说,职校间品牌专业、骨干专业不重复设置,以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9月初,泉州中职新生陆续入学报到,与近几年招生的日趋平淡相比,今年更是惨淡。尽管中职生就业率高,部分行业中职生的起薪甚至超过了一般白领,但今年泉州有招生资格的37所中职校,有半数以上的学校的招生计划只完成一半。

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的中职校从以往的民办校,已经蔓延到了公办校。日渐萎缩的生源规模、高招高录取率的冲击以及中职办学弊端,将使中职校面临更严重的生源危机。

【现象】

中职招生遇史上最冷过半职校只录到一半生源

9月8日,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到的时间,眼看时间临近,原定800人的计划招生数,如今才录到300多个,南安红星职专校长黄赐红非常无奈。今年是中职校招生最冷的一年!他告诉记者,自己在这个暑假一刻都没闲着,他把南安分为溪美片区;丰州、洪濑、康美片区;诗山、金淘片区;东田、英都、仑苍片区;官桥、水头、石井片区5个大片区,组织老师分赴各地宣讲,拉拢生源。但是,生源减少太厉害了,学校的招生不可不谓艰难。

黄校长说,去年南安有18000多个初中毕业生,今年锐减至不到10000人,其中有效生源仅8000个左右。而南安从三级达标到一级达标就有22所高中校,此外还有5所中职校。今年南安22所中学计划招收高一新生9000人,经过层层筛选,留给中职校的生源所剩无几。由此看来,南安可谓是中职校招生困难的重灾区。

僧多粥少,南安生源争夺战几近白热化,好几所职校招生数都没过半,可连晋江的职专也来分一杯羹,这也抢夺了一部分生源。往年,官桥、水头、石井的生数几乎占到生源总数的一半。黄赐红说,今年由于受晋江中职免学费政策的诱惑,官、水、石生源几乎溜掉一大半。

泉州华侨职校招就办赵佳荣老师也坦言,不仅招生困难,而且录取的学生中,还有不报到的,部分学生选择复读,或者托关系上高中,这些二次流动又会压低录取率。

而具有区位优势的泉州市区中职校,今年的招生情况也不甚乐观,市区一职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几乎只招到计划数的一半,前景堪忧。业内人员称,国内1994年曾出现过职专报考热,之后趋于平淡,近几年中职招生屡屡遇冷,加上生源数量减少,今年有可能是史上最冷的一年。

【分析1】

生源数量下降 招生现三年自然灾害

初中生源数年年滑坡,中职校难为无米之炊啊。泉州华侨职校招就办赵佳荣老师说,中职校招生难,很大原因是考生数年年下降造成的。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中考,福建泉州市共有58200多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学生人数持续下降,全市考生总数较去年减少了2万多人,人数再创新低。据介绍,泉州市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12所(有招生的学校103所),中等职业学校42所(实际有招生39所)。在中考生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今年中职学校招生计划减至2.5万人(不含培训折算生数),比去年的3.6万人少了1.1万人。

生源总数少,减少招生计划是众多中职校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记者了解到,今年几乎所有中职校都相应减少了招生计划。比如惠安开成职专就从去年的1300人减少到900人,福建经贸学校也从去年的3500人减少为2500人。

南安红星职专黄赐红校长说,2011~2013年,可以说是中职招生的三年自然灾害,一年比一年差;到了2014年,生源数才会稍微回升。

【分析2】

专业跟风重复设置师资硬件良莠不齐

中职生好就业,而就业热引发的众多中职校在一些热门专业设置上一哄而上也是不争的事实。家在南安的张小阳今年刚初中毕业、原本想读幼教专业,结果在选择专业与学校时,张小阳反而不知道该读哪所学校了。基本上所有职校都有幼教专业,我都不知道选哪个好。晋江晋兴职校吴清泽书记告诉记者,由于幼师缺口大,幼师毕业生就业形势火爆,近几年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粗粗估算,泉州就有20几所职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办学条件良莠不齐。

而对于烹饪专业来讲,如今,也有多家职校陆续开办,打破了南安红星职专独挑大梁的局面。很多中职专业都是跟风开办,师资、设备都跟不上。晋江教育局姚荣祖副局长说,专业重复设置,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也有可能导致地区内职校的恶性竞争。

【分析3】

高招录取率提高学生更愿试水普高

如今随便怎么考都能上大学,又何必去读中职呢?惠安家长林立理说,儿子中考时才考了200分左右,但还是不想让他读中职,试试高中嘛,以后说不定就考上大学!

据统计,从2009年起,福建高考考生逐年减少,2012年全省报名参加高考考生258009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242763人、高职单招考生15246人,考生总人数与2008年高峰期的329406人相比减少了71397人。在考生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高校招生规模依然逐年扩大。今年,教育部核定福建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194100人,比去年增加4100人,这19万多人的招生数仅为福建省属高校的招生计划,不包括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部属高校的招生人数。

在考生人数和招生计划的一减一增中,今年的高招录取率又创新高,达到了93%左右。照此情况,如果考生愿意就读高职院校,基本都能圆大学梦。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中职生也有自考、高职单招、免试推荐、自主招生等各种升学渠道,但毕竟考上全日制本科高校的几率较低;在高招录取率逐渐扩大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家长更愿意放手一搏,让孩子去上普高,争取以后考上好的大学。

【思考】

开源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突破招生困境

中职招生如何突破困境呢?开源,是最重要的手段!南安红星职专校长黄赐红说,很多中职校都把目光投向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

泉州农校教务处主任颜炳山说,据统计,70%~80%的企业一线员工是外来工,且都是初中以下文凭,通过非全日制学习,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历水平,而且能够在企业中获得晋升,对企业员工稳定也是一大好事。而对于红星职专来说,除了送教进企业,他们还连续为部队培训,前后培训了十期共600多名学员。

而援藏支教的中职西藏班,也为一些泉州中职校带来部分外地生源。在泉州,共有泉州华侨职业学校、泉州农业学校、晋江华侨职业学校3所国家级重点职校承办西藏中职班。据介绍,2011年三所中职校共招150多名西藏一年级新生。此外,泉州农校还和贵州的初中校合作办学,吸引当地的初中毕业生来泉州就读。

对于中职校以后的发展,晋江华侨职校校长陈惠群认为,未来5年内,可能会出现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局面,取消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就业状况不好的专业,鼓励开办新兴产业专业。经政府统筹规划,学校之间相互配合,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最终形成学校各有特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视点

政策扶持、生源充裕晋江模式风景独好

与其他县市的哀鸿遍野相比,晋江中职招生可谓盆满钵满。

晋江华侨职校位于青阳西园街道,这所以汽车专业闻名的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400人,共有1300名保送生,最终留下1200人,中考后又录取了400多个。晋江华侨职校校长陈惠群说,目前的实际录取数早已超过了计划数,可能还会限制分数门槛,限制生数。

在晋江,今年中职录取数超过1000人的,也仅有晋江职校和晋江华职两所。

今年初中毕业生有13000多人,除了9600人参加中考,其他有3500人保送入读中职校。晋江教育局姚荣祖副局长说,再加上中考后录取的1000多个学生,今年晋江中职学校共招生4500多人。这个数字是让很多外县市职校极度羡慕的。

姚荣祖说,为了让初中毕业生了解、认识中职的学习和就业情况,初三阶段,教育局组织了相关职校进校园宣讲,并对保送生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入学体验训练。体验结束后,学生最终确定专业,并在2012年秋季与参加中考录取中职学校的新生一并正式编班。

为了扶持中等职业教育,晋江市还对中职学生实行三年全免费。从2012年秋季开始,就读晋江中职学校的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全部免交学费。晋江市关工委还将继续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实施1500~2000元的生活补助措施。这些扶持政策也吸引了一些困难家庭学生。

而得益于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姚荣祖说,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外来工子弟在晋江初中校继续学习,从而增加了初中毕业生基数,从而也保证了以后的职校生源。

在专业设置上,晋江也规避了职校间的无序竞争。姚荣祖说,职校间品牌专业、骨干专业不重复设置,以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