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甚至望子成龙,这当然很对,也很好。不过,我们有没有把期望的目光过于盯在了孩子身上,而忘了看一看自己?其实,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别忘了,在孩子彻底独立之前,至少有将近20年的光阴,作为父母,每一天,你都在和他互动,你对他的影响,怎么设想都不过分
每位父母都应该懂得:教育不是一件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责任和希望一股儿地堆到孩子身上。教子,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情,当然,也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因此,我们完全值得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把自己首先变成明明白白的好父母,那么,这件困难的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
下面通过阅读陈忻的《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我想会给所有的家长带来恍然大悟的感受。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陈忻 著
第1 章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子
1、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的一幕戏剧。
晚上,妈妈觉得自己的头越来越沉,经过辛苦的一天,她实在太累了。但此时还有一件更辛苦的事情等着她做:得让4岁的崎崎赶快洗澡睡觉。但每一次,这件事都不那么顺利。这不,今天,崎崎正坐在地板上玩着他的玩具,他一点都不想去睡觉。妈妈看了看表说:崎崎,快9点了(妈妈习惯性地多说了30分钟),你该洗澡睡觉了。
不嘛!我不想睡觉!我还要玩。崎崎嘟囔了一句,头也没抬,继续玩。此时,他俩都清楚,按照惯例,这件事并不需要立刻响应。妈妈没有迫使崎崎立刻行动的意思,她只是希望开始这个过程。而崎崎知道,每次让他上床都得花去他烦恼的妈妈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大约过了10分钟,妈妈又开口了:崎崎,越来越晚了,你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快把玩具收拾好,洗澡去!但她仍然没有指望崎崎服从命令,并且崎崎也知道这一点,妈妈的真实意思是:我们的时间又少了一些,崎崎。
崎崎拖拖拉拉地四处晃悠,随意地收拾着一两个玩具盒子以示听到了妈妈的话,然后,他又坐下来玩上几分钟。
又过去了大约10分钟,妈妈再一次发出命令,这回她有些愤怒,威胁道:你怎么还在玩?我警告你,再不收拾好,赶快去洗澡,我就对你不客气了。崎崎懂得,这次是真正的命令,他必须尽快收拾好玩具。
他这样做了,然后磨磨蹭蹭地走向洗澡间。通常,这时候,如果母亲很快地走过来催促他,他就会马上开始洗澡。但是,如果妈妈忽然因为什么事转移了注意力,比如电话铃声奇迹般地响起来,崎崎就又可以捡到几分钟的自由了。
在紧张、辛苦、匆匆忙忙的一天之后,这样的情节就像一幕戏剧,会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和崎崎都像是老练的演员,他们已经纯熟于戏剧的情节,并且认真忠实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事情正是如此,整个场景像是事先安排好的、计算机程序化般的、按照剧本上演的。事实上,每一天,每当妈妈想让崎崎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时,都要经过这些从假生气逐渐升级到真生气的步骤,以平静开始、以沉着的脸色相威胁结束。崎崎已经很明白,在妈妈达到爆发点之前,他都用不着行动。
难道这样的游戏不够愚蠢吗?妈妈的力量只有那些空洞的威胁,她不仅令自己一直处于烦恼的状态,并且还破坏了和孩子之间的积极关系。除非自己最终达到了真正的愤怒状态,她永远也别指望能让孩子立即响应。
2、父母的指令不明确,导致孩子对规则的蔑视。
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应该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比如,定点喂奶,定点睡觉。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规则,他们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如果父母不能坚持原则,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坏规则。早期的亲子互动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孩子通过父母的行为反馈来认识或矫正自己的行为。一个母亲常常抱怨她8个月大的儿子不好好睡觉,儿子几乎每晚半夜起来,一定要妈妈陪他玩,有时要玩一个多小时才肯再去睡。这位母亲被搞得精疲力竭,工作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位母亲无奈地说:我一遍一遍地说,乔,现在该睡了。可他就是不听。是呀,妈妈一遍一遍地说,但结果呢,她还在继续陪孩子玩,不是吗?这样的行为无疑给了孩子一个讯息:原则?啊,那是虚无的东西,和我无关,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成人只看到表面现象:孩子抗拒父母权威、破坏规则。但这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恶果。是父母的行为教会孩子,不服从父母的命令,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于是他们就不再服从这些命令了。
谨记,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讲原则的父母。
所谓讲原则就是一旦立了规矩,就必须执行。规矩是客观的条条框框,不是父母情绪的好与坏。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需要不时地提醒以帮助孩子记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监督了。
妈妈对蒙蒙说过,早上的时间非常紧张,你必须要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饭,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准时上班,你才能准时到幼儿园。如果你不按时起床,我会认为你是放弃你的早餐,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
有一天,蒙蒙起床太晚,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时,发现妈妈早已收拾好了桌子,也把他的早餐收走了。
蒙蒙看着妈妈,想发脾气,妈妈,我饿了。
对不起,蒙蒙,我也想把牛奶和面包留在桌子上,但是,我们有约在先,我不能随意破坏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坏它。你饿了却吃不到面包,这只能怪你自己。
早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应该知道,规矩就是规矩,双方约定好的,是必须遵守的。
美国有个公益广告,告诉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烟或接触毒品。
广告中,一位母亲告诫儿子:你现在该做作业了,不能看电视!同时她拿走了遥控器;你现在不能玩电子游戏!同时她关掉了游戏机,等等一连串的类似场景。每一次,母亲都严格地维护了规则。最后,当这个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给他一根烟时,他坚决地摇头:不!我不喜欢抽烟。这时画外音响起:说一不二,孩子会听从。
这则广告告诉家长,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规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谨记,当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从却被孩子置之不理时,你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很多方法都可以获得想要的反应,其中一类是否定性强化,而另一类则是给孩子们一些奖励或叫积极强化。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酌情而定。
父母必须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絮叨的讨论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点作用也没有。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妈妈抱怨道:瑞克十分在乎他的爸爸,但是一点儿也不理会我的话。其实瑞克并不傻!不难想象,瑞克的爸爸肯定是个讲原则的人。
3、着孩子吼叫或斥骂会变成一种习惯,但这是一种毫无作用的习惯!
朋友,你曾经对孩子叫喊过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吗?一些父母习惯
于指望怒火而不是行为来发挥作用。这非但让你精疲力竭,并且难以奏效。靠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靠叫喊也无法驾驶孩子。更重要的是,威胁和斥骂会破坏亲子关系。孩子被父母渐渐引导到了对立的方面,每一次对立,都使父母的神经以及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更严重的后果是,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心情糟糕时(比如由于工作不顺利或夫妻闹别扭等),往往会情绪失控,突破常规的状态,对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时,冲突陡然升级,家庭的平静就轻易地被一件生活琐事彻底击破。
让我们再回到崎崎睡觉的那个场景。你说,崎崎每天扮演这样的角色,他会觉得幸福吗?絮叨的命令和空洞的威胁天天在他耳边回荡:为什么你不能改掉这些毛病呢,崎崎?、我该拿你怎么办呢,儿子?、如果有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你能主动去洗澡睡觉该多好啊。 崎崎忍受着这种唠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幸运的是,他有了一种能力,可以只听自己想听的,让其他的话语统统过耳不闻,这就像生活在铁路旁边的人甚至听不到火车隆隆驶过的声音,崎崎学会了忽略他周围毫无意义的声音。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做呢?现在,让我们对那部老戏的情节提一点修改的建议。一开始,妈妈应该预先警告崎崎,他还有5分钟玩的时间。其实,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没有谁会喜欢自己的行为突然被强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虑利用一台闹钟或是计时器什么的来帮助你。
当5分钟过去以后闹钟响起时,妈妈应该平和地告诉崎崎去洗澡。如果他不立刻行动,父母就应该有所行动。这些行动可以是一些奖励,或是一些轻微的痛苦。轻微的痛苦是一种否定性信号,同样可以给孩子很好的激励。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轻微的痛苦,我建议你试一试:有一块肌肉,紧贴在脖子后部的下面(解剖学中把它称为不规则的四边形肌肉)。当它受到挤压时,大脑就会隐约意识到:这是危险,必须避免。当然,疼痛只是暂时的,不会引起任何伤害,但对父母来讲,当孩子抗拒服从口头的命令时,这却是一种颇为实用并且效果明显的手段。
如果崎崎知道,当他继续拖延,那么这个否定性信号或其他一些轻微的痛苦就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时,他将逐渐学会在这种结果到来之前赶快行动。
这种限时措施相当有效。父母不要给孩子模糊的指令,比如:贝贝,待会儿我们要出门,你只能再玩一会儿。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不会知道待会儿是多久。当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我们该走了。孩子会觉得很不公平。他觉得离待会儿还早呢。如果妈妈说:我们10分钟以后要走,给你10分钟时间收拾东西。然后定好闹钟,等闹钟响了,告诉孩子:10分钟到了,我们该走了。逐渐地,孩子对时间慢慢有了概念,他可能知道,10分钟,等于玩具火车跑两趟。等火车跑了两趟之后,孩子心理已经做好要走的准备了。这时妈妈叫他,他觉得很理所当然。这样就会达到父母省心,孩子高兴的目的。
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老话对父母和孩子都将受益无穷
尊重必须是双方的。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他们就不能要求孩子尊重他们。父母应该友善地对待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蔑视他们,或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惩罚时,通常应该避开好奇的目光和幸灾乐祸的旁观者。孩子们不应该受到嘲笑,如果这使他们感到不舒服的话。
上一篇: 教育最棒的孩子只需短短的一分钟
下一篇: 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