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此类题以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教材重点作为命题材料。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要求学生从多方位进行思 考。试题的答案不是集中在某节课某框题的某个知识点上,而是分布在几课、多个知识点上,尤其体现在材料综合题上,更具有一定的知识跨度。这种题型有较大难 度,考试时学生对这种题型往往无所适从。
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从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 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 视,不可漏读。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感觉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 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 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 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 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
上一篇: 2015中考历史复习之文字型材料题
下一篇: 2015中考历史复习之选择题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