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八讲之二——故事的关键_中考复习-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辽宁省 > 沈阳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初中记叙文八讲之二——故事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4-02-11 15:10:01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沈阳查字典中考网:初中记叙文八讲之二故事的关键。

既然六要素指望不上,那我们就得另找门路。

这个门路不能在作文选或者作文指南写作辅导等陈词滥调中埋头瞎撞,我们得塌下心来,回到故事的原型中,去发现故事的要素,我们得在故事中探讨:究竟是什么东西构成了故事的基本规定性。

请注意,这里我说的是什么东西而不是哪些东西,因为最根本的元素从来都是唯一的,而不是一大堆的。故事之所以为故事,是一个基本元素决定的,而不是三个乃至六个或者更多要素决定的,我们通常把这个元素称之为故事的关键。

那么,究竟是什么才是故事的关键呢?是拐点,也有人称之为转折或者鸿沟。

拐点,就是事件的变化、变故。变化越强烈,故事性越强,变化越意外,故事越引人。换句话说,故事必须是一个事故,它所描述的是事件的变故。

有了这个变故,有了这个拐点,就是故事,反之,就是豆腐账。描述拐点就是记叙文,复制事件就是记录文。

什么才算是拐点?怎样才能呈现拐点?

要了解这件事,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单独一个事件不存在拐点,拐点是两个事件的关节点。正因为此,一个事件永远不能成为故事。故事是两个事件形成的转折,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件之间的变化。

我们可以做两个比方。

比如我打电话给某甲,让他帮我找一下某乙的电话。我们三个本来就是朋友。他二话没说,放下电话,从电话本里翻出某乙的电话用短信给我发过来。

这不算是一个故事,只能算是一个事件,它不会给我们留下任何印象,可能我联系上某乙之后,就把找某甲要电话号码这件事儿淡忘了。我把它说出来,也不会给任何人留下特别的印象,这样的情节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记录下来讲给别人的价值。

但是,如果我拨通某甲电话,向他要某乙的电话,某甲在电话那边冲我大吼:你还跟我要他的电话!你居然居然还跟我要他电话!!说完就把电话挂断了。

这就是故事,它没有按照日常规律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它出现了一个鸿沟,一个拐点,我们三个人的朋友关系出现了变故,我找某甲要某乙的电话成了一个事故,这个电话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我讲给别人,别人也会充满好奇:到底怎么回事儿?

于是故事便浮出水面了。

再比如我们走在街上,突然下雨了。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如果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伞,撑起来优哉游哉地走在雨中这不算是个故事。

如果我们没带伞,结果被浇成了落汤鸡这算是有些趣味但也还不能算是故事。

如果我们没带伞浇成落汤鸡,结果感冒了这就有几分接近故事了。

如果我们被雨浇感冒结果耽误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了。

再回到撑伞那个段落,如果我撑着伞优哉游哉地走在雨中,却发现邻家的女孩带着小妹妹在神龛前狼狈地避雨,我经过剧烈地思想斗争,走上前,生硬地把雨伞塞给她,自己开心地顶风冒雨跑回家这就是宫崎骏《龙猫》中最温馨的一个桥段。

故事就是这样在事件的褶皱中呈现出来的。

雨伞的例子告诉我们,没有所谓典型事件,只有对事件的典型处理。有差别的不是事件,而是对事件的典型化处理。无论什么事件,哪怕就是一个打伞的情节,如果像宫崎骏那么处理,就称为意味盎然的故事,如果像前一种情形那样处理,无论你在雨中走得如何意味盎然,它都是一个乏味到极点的豆腐账。

所以大家不要把经历浪费在寻找典型事件上,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捕捉事件的典型角度上。如果没有将事件典型化的能力,那所有的事件到了你们手里,都会成为枯燥的豆腐账的。

记叙文能力的训练,主要就是训练这种把事件典型化的能力。而不是捧着记录文的六要素瞎猫碰死耗子一样四处翻找典型事件。

每个事件都有典型的一面,如何发现、落实此典型化,便是感受力、理解力、判断力、执行力的一次系统整合。也是人的根本素质的一次整体提升。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