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2014南京中考物理试卷:基础显平稳 能力促发展_中考资讯-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江苏省 > 南京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名师点评2014南京中考物理试卷:基础显平稳 能力促发展

发布时间:2014-06-15 11:33:10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点评一】

基础知识铺路 学科素养导航

出场名师:史献计(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

今年的中考物理试卷文字简洁流畅,阅读量适中,大多数试题素材直接来自于课本或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对试题的情境感觉亲切,有效缓解了学生答题时的紧张心理,增强了学生答题的信心。具体地说,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有以下四个特点:

1.紧扣课标,注重基础知识

试题覆盖了课本85%以上的知识点,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如第1题考查了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了解;第2题结合具体情境考查了学生对乐音特性的理解;第4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知识的应用;第10题结合电热毯的使用考查了焦耳定律的知识,同时也隐含了对学生安全用电的教育。这些试题的情景设计和设问紧扣课标,考查形式灵活多样,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贴近生活,体现时代气息

今年物理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重在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提醒学生平时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要重在理解,不能靠死记硬背。如第5题结合对生活中一些热现象的解释考查学生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第6题以今年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运动图片为素材,考查了学生对力学有关概念的理解;第13题通过对小区图片信息的捕捉,考查了学生对标志牌物理含义的理解;第14题结合天宫一号宇航员王亚平的太空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了解,这些题目生活气息浓,社会时代感强,很受学生喜爱。

3.重视实验,突出过程方法

今年中考物理试题,实验仍是考查的重点。在考查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如第21题考查了学生描绘水沸腾图像的能力;第24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情况表格的设计能力;第25题最后一问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方法的理解;第26题考查学生实物电路的连接和对电学故障现象的分析能力。这些实验的考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和发展,也有利于正确引导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

4. 人文关怀,凸显学科素养

今年中考试题还渗透了对情感价值观的考查,可以说试卷中的每一道题,大部分学生都能上手。试题的难度设计有一定的梯度,设问由易到难,如最后一题第一问是平时学生练习中经常碰到的求灯泡的电阻问题,这一问学生都能完成。另外,试卷充分彰显了物理学科的特色,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最后一题的第二问和第三问,结合学生平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考查学生对安全电路的设计能力。这类试题的设计能够比较客观地考查出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进一步学习铺设台阶,打好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2014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很好的体现了物理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为学生成长铺路,为教师教学导航。

【点评二】

基础显平稳 能力促发展

出场名师:杨清华老师(南京市二十九中教育集团初中部)

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在传承近年来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风格的基础上,根据《南京市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的要求,针对今年考试时间的变化作了合理的调整。试题难度适宜,整体较为平稳。具体来说,整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题量减少,留足思考时间

今年的物理考试时间由100分钟缩减为90分钟,与之相对应,试题做了调整,题量由去年的32题缩减为28题;整卷文字总阅读量由去年的4700字缩为4100字左右。这样的调整,为考生的答题留足了充分的思考时间,消除了因考试时间缩短对考生的心理造成的影响。

二、素材亲切,舒缓紧张情绪

今年的试题素材大多源自课本。如选择题的第2题、第4题、第8题、第9题、第11题等。有些试题由课本中的例题或综合实践活动改编,如第19题的LED灯能量转化效率问题、第28题的模拟调光灯电路等。有些实验题就是课本中实验的直接呈现,如第22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24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等。还有一些素材关注了生活、社会和科技,如第6题结合青奥会的一些比赛项目、第13题结合小区随处可见的标志牌、第14题结合太空授课等素材,考查了学生一些相关的物理知识。这些具有亲切感和时代感的素材,有利于舒缓考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

三、重视实验,突出主干知识

今年中考物理试题没有偏题、怪题,没有繁难计算,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要求的85%以上,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在重视实验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如第22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重视了实验设计的问题讨论;第23题考查对密度的理解;第24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以补全表格内容的方式考查了对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的领悟;第25题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突出了对测量方法的理解;第27题考查对压强的理解等。这些主干知识由于平时训练到位,学生很容易上手。

四、渗透能力,重视学科素养

今年的试题还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渗透了相应的能力要求。例如,第8题结合套紧锤头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第11题利用倒置的漏斗吹、吸乒乓球的问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大气压强问题的能力;第10题结合电热毯电阻丝接头烧焦问题,考查学生应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8题设置模拟调光灯电路灯泡安全问题,考查学生应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后续学习的不竭动力,为学科素养的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初中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二】

基础显平稳 能力促发展

出场名师:杨清华老师(南京市二十九中教育集团初中部)

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在传承近年来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风格的基础上,根据《南京市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的要求,针对今年考试时间的变化作了合理的调整。试题难度适宜,整体较为平稳。具体来说,整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题量减少,留足思考时间

今年的物理考试时间由100分钟缩减为90分钟,与之相对应,试题做了调整,题量由去年的32题缩减为28题;整卷文字总阅读量由去年的4700字缩为4100字左右。这样的调整,为考生的答题留足了充分的思考时间,消除了因考试时间缩短对考生的心理造成的影响。

二、素材亲切,舒缓紧张情绪

今年的试题素材大多源自课本。如选择题的第2题、第4题、第8题、第9题、第11题等。有些试题由课本中的例题或综合实践活动改编,如第19题的LED灯能量转化效率问题、第28题的模拟调光灯电路等。有些实验题就是课本中实验的直接呈现,如第22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24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等。还有一些素材关注了生活、社会和科技,如第6题结合青奥会的一些比赛项目、第13题结合小区随处可见的标志牌、第14题结合太空授课等素材,考查了学生一些相关的物理知识。这些具有亲切感和时代感的素材,有利于舒缓考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

三、重视实验,突出主干知识

今年中考物理试题没有偏题、怪题,没有繁难计算,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要求的85%以上,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在重视实验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如第22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重视了实验设计的问题讨论;第23题考查对密度的理解;第24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以补全表格内容的方式考查了对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的领悟;第25题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突出了对测量方法的理解;第27题考查对压强的理解等。这些主干知识由于平时训练到位,学生很容易上手。

四、渗透能力,重视学科素养

今年的试题还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渗透了相应的能力要求。例如,第8题结合套紧锤头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第11题利用倒置的漏斗吹、吸乒乓球的问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大气压强问题的能力;第10题结合电热毯电阻丝接头烧焦问题,考查学生应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8题设置模拟调光灯电路灯泡安全问题,考查学生应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后续学习的不竭动力,为学科素养的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初中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