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如何概括文章_中考复习-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中考语文:如何概括文章

发布时间:2014-05-05 17:01:43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的结果,它是丰富多彩繁花似锦的。语文教学中的概括,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要将文学作品中由形象思维形成的丰富内容提炼逆化为简明的语句来表达。

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和表达,简单地说就是归纳、总结。而经过归纳总结的东西总是简单扼要的。概括可用于文章的句子、段落、层次,乃至于整篇文章。概括产生的成果是形成一个简单扼要的句子或者一个简明扼要的短语(词组)。

句子层面

句子层面,概括的方法有二。

一为压缩。

压缩主要针对句子。其方法是突出主要的,去掉次要的。句子中的主干有主语和谓语(有时包含宾语),次要部分有定语、状语、补语(有时含宾语)。如:

七个多世纪了,文天祥,这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越历史昂然浩歌而来,并将踏着岁月凛然长啸而去。(《正气歌》)

这句中七个多世纪了从南宋跨越历史昂然浩歌和踏着岁月凛然长啸是状语,我们将它去除。文天祥,这个不朽的生命主语同位语,两者取其一,我们保留文天祥。来和去是谓语。所以压缩下来这句的主干内容是文天祥来去。

二为抽象。

即把语句的表象抽去,突出本质。这好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妖精有不同的表象村姑、老婆婆、老公公,但本质是不变的妖精。概括就是炼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从形象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来。如上句文天祥来去,七百年前的人物还在行动,显然与现实世界不符,这里的来去就是个表象,它另有深意。综合全句的意思,我们觉得他还在来去,实际上是还活在我们的心中,句子中隐含着一个词语不朽。所以这句概括到最后说的是文天祥不朽。

完成上面句子的概括我们采用了两个步骤,先是压缩,后是抽象。

段落层面

概括除了在句子层面上进行,更多的还是在段落层面上进行。这时我们首先要理清段落中各句间的关系,然后把各句浓缩,最后综合起来,形成对全段的概括。如《捕蛇者》第三段:

①运气来了,城墙也挡不住。|②最近矮子捕到的蛇越来越多,而且品种各异:银环蛇、竹叶青、三步倒、赤练蛇、土屁股等,不一而足。||③现在苻山镇上野味馆的钱老板遇到矮子,态度也大变了。④他笑呵呵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一副菩萨相。⑤他客气地递烟给矮子,开始重新审视:矮子,得闲来馆子里喝酒,我请客!⑥你现在可是大有长进,矮子不矮喽!|||⑦以前钱老板不这样,他见到矮子,总当矮子是隐形人,没看见。⑧遇到钱老板前夜摸麻将赢钱心情好时,顶多斜起眼睛瞟矮子几眼,别提以好烟相待,更不消说邀请矮子喝酒。

这段文字共有八句话,我们可这样分析:第①句是本段的纲,点明矮子捕蛇运气好。以下七句对第①句进行渲染。这七句又分成两个内容,第②句单独构成第一内容,用越来越多的描写和各种蛇的名称的排列,突出矮子捕蛇做得红火数量多、品种多。第②句指向第①句,旨在落实第①句的运气好。第③句以下是另一内容,整整五句都指向第①段,以钱老板对矮子态度的变化来突出第①句的运气好。这一内容内部还可一分为二。第③④⑤⑥句所描述的钱老板现在对矮子的态度和第⑦⑧句所描述的钱老板以前对矮子的态度形成对比,通过前后的对比,鲜明地表现钱老板态度的转变。

这段各句间的关系和意思的概括,可见以下图示:

↙矮子捕蛇红火(②)

(矮子)运气好(①)

↖钱老板转变态度(③④⑤⑥⑦⑧)

综上分析,我们概括这一段得到的最后结果是一个简单扼要的句子:矮子捕蛇运气好。

更大范围的概括是对整篇文章所述内容的概括,这是建立在对句子、段落的准确概括基础上的思考,是聚沙成塔的结果,下面举例说明之。

示例

担子

①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

②弯陡的羊肠道是通向省城的必由之路。路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是黑的,不时发出缕缕光亮。

③在这条道上,这两双脚曾有过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人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这也是一二年才有的事。

④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所构成的吱嘎作响的担子,将草鞋人压得直喘气,但他还是努力地挺起腰。

⑤爹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他感觉父亲的担子很重。

⑥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地说。常年在泥地里耕耘的身板,驮着一副吱嗄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⑦啪担子散了,顺道滚到皮鞋边。

⑧草鞋人仄进山间杂草中。

⑨爹!怎么啦?皮鞋人飞奔过来,草鞋人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脸上仍带着笑。

⑩爹,我来挑吧!皮鞋人抢着担子说。

11〇刚才是草鞋挂了树根,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只是腰板不那么硬气了。

12〇小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

13〇很听话,他常常念着您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加了后半句。

14〇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许多城里的事,他认为儿子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所以在做好人当好官的问题上千叮咛万嘱咐。皮鞋人口口声声应答,一点不含糊。1輳〇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道。1輴〇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仍然不放,撂出一串话。1輵〇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偶尔几声鸟叫,让人好不惬意。/1輶〇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在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挺起胸,踱着步,作悠闲状。1輷〇皮鞋、草鞋在马家溪街道上笃悠悠地移动着但皮鞋人觉得担子显然是重的。輦0〇马家溪居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子,城里能做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好小子,是个大孝子。輦1〇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不停地撒给众人。輦2〇走过不到两里的马家溪街面,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小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子,弯着腰前行。望着前面草鞋人挑担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了,他也觉得担子越来越重

小说《担子》全文以第1輵〇段为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可概括为父亲挑担子,后一部分可概括为儿子挑担子。我们把这两部分综合,得出本文写了一个父子挑担的故事,这就是对全文的内容概括。

11〇刚才是草鞋挂了树根,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只是腰板不那么硬气了。

12〇小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

13〇很听话,他常常念着您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加了后半句。

14〇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许多城里的事,他认为儿子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所以在做好人当好官的问题上千叮咛万嘱咐。皮鞋人口口声声应答,一点不含糊。1輳〇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道。1輴〇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仍然不放,撂出一串话。1輵〇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偶尔几声鸟叫,让人好不惬意。/1輶〇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在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挺起胸,踱着步,作悠闲状。1輷〇皮鞋、草鞋在马家溪街道上笃悠悠地移动着但皮鞋人觉得担子显然是重的。輦0〇马家溪居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子,城里能做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好小子,是个大孝子。輦1〇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不停地撒给众人。輦2〇走过不到两里的马家溪街面,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小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子,弯着腰前行。望着前面草鞋人挑担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了,他也觉得担子越来越重

小说《担子》全文以第1輵〇段为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可概括为父亲挑担子,后一部分可概括为儿子挑担子。我们把这两部分综合,得出本文写了一个父子挑担的故事,这就是对全文的内容概括。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