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文言文专项训练(一)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
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
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
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
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
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渔人甚异之()(2)阡陌交通()
(3)颖脱不羁()(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
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
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
4.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5-8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遏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
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
之所在。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究⑤之贤,终无
济于天下。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
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
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
5.以下四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
②或遇其叱咄或: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域:
④若既不出户户: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8.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
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参考答案
1.①对感到诧异;②田间小路;③值得;④从前的,旧的;⑤不久;⑥渡
口。
2.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
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就更不用说魏、晋了。
3.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
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4.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花源中人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
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5.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
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
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6.①出名;②高尚;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④使劳累。
7.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8.文眼是德馨二字,因为全文是围绕品德问题展开的,同时馨
字统领全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对感到诧异;②田间小路;③值得;④从前的,旧的;⑤不久;⑥渡
口。
2.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
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就更不用说魏、晋了。
3.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
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4.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花源中人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
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5.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
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
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6.①出名;②高尚;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④使劳累。
7.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8.文眼是德馨二字,因为全文是围绕品德问题展开的,同时馨
字统领全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上一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下一篇: 广州中考复习初中语文学习问答十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