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后进了实验班为何又回头?_成绩查询-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北京市 > 中考报考 > 成绩查询 > 正文

择校后进了实验班为何又回头?

发布时间:2007-04-22 09:59:18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这是个择校的季节,有毕业班孩子的家长见面都会不自觉地问:孩子的学校联系好了吗?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选择一所更好的学校。

然而还有一部分家长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在一两年前,他们也像其他家长那样,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上名校,可是当孩子好不容易争得了名校宝贵的一席之地后,事情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完美。如今,他们再一次择校,只为了回到原来应该直升的那所公办中学。

>>>案例一

进了实验班,却丢了自信

小瑞(化名)如今在某中学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谁也看不出她一年前曾有严重的自闭倾向。当她从一所名校转来的时候,长时间不和老师、同学说一句话。

小瑞小学时拿过三好学生奖状,参加数学、英语竞赛也都获过奖。在老师和家长眼中,她是有希望冲南外的。参加南外的加试,碰巧小瑞身体不舒服,以几分之差落榜了。为此,小瑞整天闷闷不乐。

这时,小瑞的父亲也感受到一些压力,同事的孩子有的考上了南外,有的和名校签约,自己的孩子就去南湖一中了吗?他有些不甘心。

过了几天,父亲带小瑞去离家很远的一所民办学校报名,看到小瑞的成绩,学校同意她进入实验班。这是一所市内名校的分校,唯一的缺点是离家较远,必须住校。开学时,爸爸嘱咐小瑞要好好学,争取拿到班上的前三名。

重点中学的实验班高手如云,小瑞原本在班上能排到前三名,可是现在连20名之内都挤不进去。有一次默写单词,小瑞连错了3个,老师很生气,让她每个罚抄一百遍。此后,小瑞一上英语课就紧张。有时老师故意喊她发言,提醒她注意听讲,她一站起来舌头就打结,生怕自己说错了挨批评。老师认为这是她上课开小差造成的,请她站着听课。从小受人表扬的小瑞从来没受到这种委屈,更加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父母给她打电话,在电话里她总是问“今天是星期几”,然后算算离周末还有几天,经常抱怨上学太累了。周末回到家,父亲检查小瑞的作业本,发现英语作业错误很多,便责问小瑞。小瑞说:“我一看英语老师就害怕,一看到英语书就头大。学英语太累了!”

小瑞的父亲随后和英语老师取得了联系,老师承认确实曾经让她“罚抄”和“罚站”,但那是为了帮助她记住单词,迫使她上课集中注意力,这些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对其他学生也是这样,不是专门针对小瑞。小瑞的爸爸对老师的回答很不满意,称老师的做法就是变相体罚。小瑞的爸爸为此向学校提出抗议,请求换英语老师。校领导表示,老师不能随便换,他们会让这位老师注意调整教育方法。

小瑞的父亲告老师的事情,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一时间,小瑞的同学纷纷讨论这件事,有的还跑来问她究竟怎么回事。小瑞感到很压抑,开始故意躲着同学。一段时间以后,她跟谁都不说话了,每天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

这种状态令父亲很担心,他感到不能让小瑞再在这所学校呆下去了。父亲找到了学区内的直升中学――南湖一中,希望把小瑞转回去。南湖一中的老师告诉他,既然当初择校,就等于放弃了公办初中的学位,按照政策,学校不能接收小瑞。

为了给小瑞联系学校,父亲请了两个星期的假,托了很多人。最终,南湖一中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同意小瑞转学。学校还专门把小瑞安排进一位特别有爱心的老师班上,老师经常找她谈心。由于原本基础好,小瑞的成绩提高很快,她感到又找回了自信。

>>>案例二

两万元换来“多动症”

目前在第三初级中学念初一的男生小宇比同班同学要大一岁,并非因为留级,而是因为择校不当多耽误了一年。

看中寄宿学校的严格

两年前,小宇从瑞金北村小学毕业,他的成绩册上一到四年级的成绩都很不错,到了高年级,成绩略有下降。根据老师的反映,小宇上课不太遵守纪律。

小宇父母工作很忙,平时没有时间管他,如何让孩子改掉坏习惯,把成绩提高上去呢?小宇的父亲觉得必须找一个严格的环境。

想到自己有一个熟人在南京外国语实验学校教书,小宇的父亲特意去咨询了一番。他了解到,这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封闭式的环境使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网吧。考虑到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照管孩子,他就下决心让孩子“锻炼”三年。

孩子患上了“多动症”

刚进校的时候,脱离了家人的管束,小宇感到很自由,只是住校的生活让他有些不习惯。最令他不满的是,学校规定,晚饭后学生要回教室上自习。而在以往,他可以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看会儿电视。

但是老师们累了一天,晚自习时间管孩子也不严,只是开始时来点个名。这下小宇可自由了,他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一会儿找周围同学说说话,一会儿搞点小名堂逗得同学哈哈大笑。常常是到了晚自习结束时,他的作业还没有完成。生活老师不见他回宿舍,不得不到教室来找他,等他把作业做完,再把他领回去。最长的一次,老师足足等了45分钟。有老师等着,他哪还有心思好好做作业,只不过糊完了事。

平时打电话,家长问不出个所以然,一到考试就露了馅,小宇的成绩直线下降,小宇的父亲这才警觉起来。到学校一问,情况很严重,老师甚至认为小宇可能得了多动症,他上课不跟同学讲话就难受,老师批评了也没用。气愤之下,父亲也狠狠地批评了小宇,可情况并没有好转。

情况持续至初一上半学期结束,小宇的成绩接近不及格的边缘,老师开始建议把小宇转走。

“炼狱”半年纠正陋习

到了暑假,小宇的父亲一直在托人,想把孩子转到离家近的公办学校。但附近几所中学了解到小宇的情况后,都不太愿意收留他。“孩子不聪明倒没关系,最怕的就是不守纪律,自己学不好还会影响别人。”一位老师直截了当地说,他们建议家长把小宇送到“行走学校”,把学习先放一放,接受军事化的训练,把习惯纠正了再谈其他。

原来的学校是不能回去了,其他学校又不愿接收,无奈之下,父亲真的把小宇送到了著名的“行走学校”――淮安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

正当小宇庆祝自己获得了更多自由的时候,他开始领教“行走学校”的厉害。管理他们的不是老师,而是特警、武警。而他的“同学”,有的是泡网吧整天不回家被家长送来的,有的是小小年纪就会抽烟的。每天,天还没亮,特警就催他们起床跑步,除了吃饭就是枯燥的训练,从太极拳练到军体拳、再练到跆拳道……动作做不到位,特警就要用戒尺狠狠打他们的手心。

最苦的一次,几百个孩子“急行军”,从淮安一直走到内蒙古西腾格勒草原,只花了一个半月。他们不停地走,因为稍有停歇就要挨打。

“逃跑太正常了,每天都有两三个学员逃跑,我也想过逃跑,但是我个子太矮,跑不了。”小宇说。他现在经常给他的同学讲那时候的经历。

经过半年的“炼狱”,小宇顺利地从“行走学校”毕业,他和其他的学员比起来乖多了。而仅这半年,他让父亲花了13000元学费。

迷信名校浪费一年光阴

小宇的父亲多方努力,花了15000元,终于把孩子送进了第三初级中学。考虑到小宇跟不上进度,学校把他安排在初一年级。

小宇感觉这里的环境宽松多了,老师、同学都对他很和蔼。老师特意安排了一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和他“结对”,帮他解决作业中的难题。许多作业,他在学校就完成了。偶尔作业比较多,为督促他抓紧时间完成,老师请家长配合,在小宇放学回到家时,签上他到家的时间。

渐渐的,小宇养成了不在外逗留的习惯。回到家,在父母的监督下,他很快就能把作业完成,还有空余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今的小宇很守纪律,成绩稳步提升,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然而,小宇的父亲却感到有些愧疚,他常想,如果不是迷信寄宿学校,迷信所谓“名校”,也许孩子的缺点更容易改正。当初如果就让孩子在附近公办学校上学,既省了2万元择校费,又省得孩子受这样的折腾。更重要的是,孩子一年的光阴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实在太可惜。

>>>专家观点

名校不是万能的家长需要帮一把

孩子到了名校为何会“水土不服”呢?34中副校长、对心理学较有研究的曹苏芳老师认为:初中的孩子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环境的巨变更容易让他们产生不适应感,此时如果离开父母的指导,是非常危险的。

她分析,择校的家长给孩子过高的目标,容易造成他们的“习得性无力感”。当周围的同学都很优异,对于接受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孩子是一件好事,他也许就能跟上大家的进度。但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孩子不能适应,长期的挫败感会使他们逐渐丧失信心,最终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曹苏芳的儿子今年上初一,由于离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近,择校进入该校。一年来,她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她的儿子小学在班级里也是前几名,升初中后前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很苦恼。曹苏芳鼓励儿子说:“你钢琴10级呢,这还是很难得的。钢琴都能弹这么好,学习也不是问题。”谁知儿子不屑地说:“你别老炫这个,我们班钢琴10级有N个,不稀奇。”

曹苏芳帮儿子寻找原因,遇到儿子班里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就问他们的家长,平时他们是怎样学习的。她观察发现,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有些是必须做的,有些是可做可不做的,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会把可做可不做的作业也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儿子比较偷懒,可不做的作业就会打打折扣。

这一发现告诉儿子的时候,曹苏芳注意了自己的语气,她没有说“你成绩不好是因为偷懒”之类的话,而是说:你的能力不差,人家成绩好是因为练得多,熟能生巧,你如果跟他们练得一样多,没准还能超过他们。这么一鼓励,儿子的劲头就上来了。

“学习只是孩子初中生活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家长的指导,老师不可能管得那么细。”曹苏芳说。

她经常去儿子的学校观察:中午吃饭,有的孩子只吃荤菜不吃素菜,还有的就啃一块面包了事;下午打完篮球,多数孩子都不知道换衣服,浑身还是湿淋淋的就去教室自习了,难免不会感冒;再听听孩子的言语,他们非常早熟,将一些敏感的词汇用几个字母代替,相互间讨论的时候既有羞涩又有兴奋和好奇。

“孩子进入了叛逆期,不愿主动和家长交流。如果家长听之任之,指望名校解决所有问题,对他的生活细节不加关心,出现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她总结道。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