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分享:为了中考那件事_家长必读-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北京市 > 中考备考 > 家长必读 > 正文

家长分享:为了中考那件事

发布时间:2014-07-24 14:24:50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2014年7月4日,是京城所有中考家长最为揪心的一天。从网上可以看到,有的从凌晨开始甚至是更早一些时候就在尝试网上查分或通过其它途径了解分数,尽管公布的查分时间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7月4日的中午12点。

儿子学校通知的是直接到校去取成绩通知单。果然在接近中午的时候儿子发来了考试分数的短信!接到这个消息,我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因为这个成绩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尽管与我的估分一分不差。因为儿子考完后一直认为自己数学考砸了,因此对自己的成绩很是没有信心。我为了安慰他,特意将他认为考得比较差的数学高估了一下,结果,竟然真的就是这个分数,真乃无巧不成书。喜的是,这个成绩别说在朝阳本区的排名,就是在海淀、西城的排名也还算可以。

一直纠结于数学考砸了的儿子也十分的兴奋,看来进入他理想的高中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果然,现在该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在手了。

对于儿子三年的初中生活,整体我觉得分两个阶段:初一初二算一个阶段,初三算一个阶段。如果用辛弃疾的词来形容的话,初一初二大概就是词的上阕: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懵懵懂懂,稀里糊涂,还没有被太多压力所影响,学习上也没有刻意去用功,考试成绩处于中不溜甚至有时还会出乎意外地往后掉。对于中考,概念模糊,也不急迫;初三阶段是词的下阕: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青春期撞上备考期,叛逆和压力一起袭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比较纠结、煎熬。

这种纠结、煎熬,从初三开学开始,伴随着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一摸、二模,从一次次似乎的希望到失望、失望到希望,让怀着相同目标、不同感受的家长和孩子度过了不寻常的300多天。

我曾经开玩笑的说过,如果儿子的分数考到了我估的这个分数,我就写一篇文章,作为给儿子初中生活的一个纪念。如果没有达到,我就将儿子中考一年多来那些五味杂陈的事情和感受作为将来老的时候絮叨的佐料。

好吧,现在是我兑现承诺的时候了。我就截取几个其间的片段吧。

书信的故事

在初二结束时,儿子学校有一个2+4的直升班,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去了2+4,儿子努力争取了一下,但是没有成功。我当时在外地,听到消息后尽管有些失望,但还是想打电话安慰安慰儿子。可是,在电话里,儿子却表现得满不在乎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的感觉,我当时有些生气,骂了他几句。

后来,在9月份一个班会活动上,班主任让孩子写一封给妈妈的信。我看到儿子在信中写道:

这不是我写的第一封信,但却是第一封装在信封中的。这封信中的许多事情我以前不想说,现在也不想说的,但,到了初三,真的也可以说了。2+4没有选上,我心中也不好受,当时爸爸打来电话,安慰我,我装着没事一样,只是不想让在外地的他担心而已,他却反过来骂了我一顿,后来我忍着听完了。。。。。。。

以下信中说到初三了主课负担更重了,有时遇到一些事情时当时他也想发奋学习,但也只是当时而已,过一会就忘了。还说到关于梦想的事情,他说他真的回答不上来,他认为考上好高中只不过是个目标罢了。而从小有当个科学家、摄影师、组建乐队、搞个发明、开个咖啡厅游戏厅。。。。。很多理想和梦想,但什么才是他真正追求的目标呢?从儿子信中看出他很迷茫。

看到这封信,我才知道我误解了儿子的心思。没有考上2+4,他其实是很伤心的,但是表面上又故意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就因为他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我曾经为此和他发过火,认为他没有上进心。儿子其实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但是在青春期自己无法左右的逆反和中考的压力下,他真的很无奈、无助、彷徨和找不到方向。

信中儿子坦诚了自己的心扉。这就是男孩子,在心里将自己当成了大人,要自己担负和承受那些外界、社会和家长给他们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以为我们走进了孩子的心里和世界,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没有了解他们的内心;有时候我们在用孩子的思维和他们在交流,而他们内心却已经有了成人的世界和观念。这种不对等的思维信息和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思维,让家长常常困惑为什么孩子不理解大人的一片苦心,为什么孩子总是跟我对着干。事实上,孩子在内心也在为大人撑起一片天,他们爱自己的父母,他们也希望早早地为父母分担。只是,他们不愿意像父母随口就可以对孩子说出我爱你那样,简单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和关心而已,因为,他们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少年,要装酷。

读完信,我觉得很心酸,也有些内疚。于是我给儿子手写了一封4页纸的书信。

在信中我和他分享了我十四五岁的一些情况,告诉他有些事情我当时其实没有他处理得好。告诉他兴趣和梦想与现在的学习并不冲突,很多现在看似没有用的一些东西,在将来有一天某个时刻某件事情就会发挥作用。还在他的学习方法上提了一些小小的建议供他参考。告诉他父母不想给他压力,但是他可以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状态。

这封信是否起到多大作用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儿子是认真的读过的。而且将它好好地保存了起来。

(未完待续)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