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在镇上做五金、建材、油漆生意,每年都有20余万元的收入。腰包鼓了,但教育孩子的时间却没了。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小学三年级时,他就把孩子从镇中心小学转到了市区的一所私立学校,每学年需交6000元的择校费。他听人说这家私立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教学质量一流,师资力量棒,硬件建设标准高。
转眼,他儿子在这家私立学校上了一学期,期末考试完回家后,他看到了儿子的成绩单:科科都在90分以上。儿子上学以来破天荒考了门门优秀。要知道,他儿子在镇中心小学上学时,语、数两门主科都是刚及格。他大喜过望,后悔把儿子送晚了几年,如果从小学一年级时就把儿子送到这家学校去,效果一定会更好。
谁料,孩子在这所私立学校上了一年半,非要转学,问原因,也不说。他说:你不说,就不给你转学!他儿子说:我学习跟不上。他说:那你考试怎么门门优秀?他儿子说:考前老师都把考题讲了讲,考试时,老师监考也不严。他只好把儿子又送回了镇中心小学
走如此弯路的家长并非邻居一个,即使你有条件、有关系、有能力为孩子择校,但有时未必会达到目的。择校不是家长一厢情愿的事,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外,更应考虑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效果等智力因素以及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并非每个孩子都适合择校。为孩子择校,家长应三思而后行。(河南省嵩县田湖镇第一初中高顺喜)
刻骨铭心的经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想记住的总也记不住,想忘却的却总也忘不掉。初中毕业升高中的那段经历,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我心中却愈发清晰,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中考成绩出来后,对照高中录取分数线,禁不住大吃一惊:我的成绩与分数线仅3分之差。3分不算多,但关键时刻却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对我来说,则意味着升学无望,只能回到乡下继续父亲的事业。这并不是我的理想。
父母知道后,并没有责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沉默了许久,父亲突然把手中的烟摔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了踩:实在不行,咱就多花点儿钱!
去县重点高中读书,要多交3000元钱。现在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在15年前,在那个万元户还是新鲜事物的农村,绝对算得上一笔很大的开销。父亲轻易不求人,但为了我能继续学业,他只能把一切都抛在脑后,硬着头皮去敲亲戚家的门。能借的都借遍了,钱仍然没有凑够。实在没有办法,父亲含泪卖掉了家里种田的老黄牛那可是父亲的心头肉啊!
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多年,现在回想起来,心中仍然不是滋味。为了争取一个上学的机会,我们一家人的付出有谁能体会和理解?假设我是教育部长,我会让享受公平教育成为每名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家长再也不必为择校费问题发愁,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永远成为历史!(辽宁省大连市高立树)
择校热该退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了择校的产生。择校的实质就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重点小学、知名中学、理想大学,是许多父母给孩子设计的人生三部曲。
择校造成优校班级普遍臃肿,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所教的班级达80多人,学生超额,增加了我们做教师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还导致学校校舍、师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教学要求,有些学校为了面对每年9月的扩招,只好搭建活动板房,临时聘请代课教师。由于教室人数太多,造成教室空气质量下降,有的学校连学生做课间操的场地都没有。由于学生增多,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尽管有的学生一直举手想回答问题,但一节课只可能让10多名学生参与讨论发言,许多学生得不到教师及时关注,这与孩子的成长需要不相适应,也违反了教育规律。
学生超额还给学校管理带来潜在隐患,特别是安全问题。学校的各种场所和设施的设计,都是按照一定规模的标准进行的,学生数量的增多,增加了这些设施的负担,如果管理不好,或遇到什么情况,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有一所实验小学,学生数有2000多,而茅厕只有6个坑位,学生上厕所拥挤不堪,学校只好每天安排教师在厕所内维持秩序。
择校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优化教学资源开始,标本兼治,循序渐进,逐步化解择校问题。如果择校热愈演愈烈,最终受伤的将是我们的学生。(江苏省大丰市第二小学韦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