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中考改革减负成大势所趋_中考资讯-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广东省 > 中考备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中山中考改革减负成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13-03-18 11:29:14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2012年,民进中山市委会提出了《关于改革我市初中毕业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建议》,并建议中考“一考”变“多考”,在全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将“中考”科目设置为“3+3”形式,第一个“3”为必选科目,规定为语、数、英三科,第二个“3”为自选科目,即在理、化、政、史4科中自选2科,在地、生两科中自选1科,组成3个自选科目。

虽然该建议最终“流产”,但中山市内要求中考改革的呼声却日益高涨。纪中副校长向琴此前就建议应将学业水平性检测和选拔考试分开。贺优琳也坦言,不能什么科目都按100分要求学生,一些科目可以采用ABC等级的形式考察。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从培养孩子素质角度考虑,应该保持中考现状。广东博文学校校长李剑夫的观点就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现在整个教育体制就是“以考代学”,不考就不教,不考就不学,而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着重培养综合素质。

对此,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良昨日表示,中考改革主要有“保持现状”和“减负”两种声音,但至少今年中考将不会有改革。而贺优琳则坦言,中考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是教育观念的不同,“今年肯定指望不上了,但希望这届初二的学生能赶上中考改革。”

“为什么中山的孩子素质比广州等城市低?”贺优琳说,不管是提升孩子素质还是高中学习能力,中考改革是大势所趋。他还拿珠海一中和纪中对比说明,珠海中考制度未改革前,中山语、数、英三科平均比珠海低10分左右。而珠海中考改革之后,三大主科中山整体落后30—40分。

“有些学生突击一个学期,靠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上名校,实际上这种分数水分太多,这样的孩子缺乏潜力,一到了高中就会落后。”贺优琳直言,只能从中考开始改革,才能保证中山的孩子不被边缘化。

而对于中考改革方案的选择,贺优琳说,不如向珠海学习设置为“5+1”形式,即语、数、英、理、化五科文化科,加体育作为中考计分科目,其余科目全部使用学业水平测试。他还表示,目前市教育局已经征求了其意见,但如果不被采纳,他仍将继续为中考改革奔走呼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