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首尔的一个论坛上,蔡美儿的到来,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惊喜。当身材娇小、长发披肩、笑容可掬的蔡美儿笑盈盈地出现在论坛讲台上时,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凶悍虎妈”原来是这般甜美。
蔡美儿,美国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第二代华裔,因写《虎妈战歌》一书成名,并引发人们对东西方不同教育理念的热烈讨论。
和许多亚洲国家的家长们一样,韩国父母也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虎妈战歌》畅销全球,在韩国更是拥有不少“铁粉”。成功的“育儿经”引来不少羡慕,也遭遇了很多误解。“虎妈”的严厉教育,遭到网络围观和美国妈妈们的恶语批斗。蔡美儿说,最让我始料不及的是,虎妈故事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后,我每天打开电子邮箱都会有上百封邮件,质问我为何如此虐待自己的两个女儿。这让我颇感委屈。
之所以引发争议、热议,说到底,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孕育出的不同的价值观。毕竟,人皆为儿女或有儿女。如何顺畅完成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下各取所长,是“虎妈”抛给我们的思考。
蔡美儿说,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带着我和3个妹妹住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家规很严。作为那一代典型的华裔,父亲在大学教书,每天晚上回来,我都双手捧着拖鞋,给爸爸换上……这些我根本不敢和学校的美国同学们说,因为这实在令美国学生们难以想象,他们会笑翻天的。这些东方家庭文化现象,美国人永远不会理解。正如同我至今也无法像很多美国朋友那样,把孩子丢在家里由保姆看管,自己飞到海边度假,晒太阳浴、做按摩。
当然,家庭文化习惯没有孰对孰错。但是“虎妈”罗列的几组数据令美国人警醒:美国有全世界最高的青少年怀孕率,有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年轻人数量最多,美国青少年的业余时间有70%用来看电视。可见,在子女未成年时期,家长们一些必要的“严格教育”相较于“放手不管”,显然更重要。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教育孩子没有公认的一定之规,这与家庭传承的文化和习惯、社会风气、父母自身修养、孩子个性、家庭亲密度等都有关系。更多的合理的“严格教育”并不妨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让他们享受快乐时光。
毕竟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远比让他们一时无知地享受快乐更重要,毕竟对儿女们严格教育的背后是“裹挟着爱的高期待”。这一点,不论哪国妈妈,皆同。蔡美儿说,当发现“裹挟着爱的高期待”与孩子的兴趣和个性遭遇冲突时,为母者要及时反省自己,正如我的“虎妈家规”在大女儿成长中顺利通过,而对小女儿却完全行不通时,我承受着不被女儿理解的委屈,带着自我否定的勇气,勇敢地剖析自己的做法,最后向小女儿妥协,尊重小女儿的兴趣选择,后来小女儿由学小提琴改学打网球。
妥协,也是一种“平衡”。蔡美儿说,家庭内部关系需要平衡,对子女教育的宽严也需要平衡。美国家长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性,给予孩子更多表达观点的自由空间。比如当女儿在读书时,学校老师让她读狄更斯的小说,女儿读了几天后说:“我讨厌狄更斯!”我对女儿说:“你不能讨厌狄更斯,他写的都是经典,是名著!你要喜欢他才对!”而女儿的爸爸却说:“为什么不能讨厌狄更斯?女儿有权选择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为什么经典就必须都是好的,就不能提出异议,为什么学校老师说的肯定是对的?”为了女儿,这类的“平衡剧目”在我家经常上演。
究竟是严厉的教育对孩子更有利,还是宽松教育更能激发孩子的潜力?是让他们拥有一个无忧无虑氛围宽松的童年,还是让他们尽早习惯竞争的残酷,在未来成年时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满足感?是通过严格刻板的训练培养孩子的纪律性,还是通过赞美培养他们的个性和自信?这些看似矛盾、曾让蔡美儿纠结不已的选项,在指导两个女儿一路成功考入大学并都小有成就后,她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
蔡美儿饱含深情地说,如果问我是让女儿成功还是幸福,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没有什么能大过孩子的幸福和快乐。但我始终相信,让他们学会通过自我不懈努力,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或优异成绩而赢得社会的认可时,他们获得的幸福感会更强、更真实,他们会获得更大的快乐!看着蔡美儿写满诚挚的面庞,笔者不禁被眼前的“虎妈”打动。天底下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正因为她们是在用心地爱着,所以懂得教育孩子时要“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上一篇: 2011年盘点:谁在误导家庭教育
下一篇: 孩子看黄色网站:家长欲助其“识性”口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