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高一 杨乾雄
自主招生考试是针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文化积淀、口头表达及心理素质的一场全方位检验。
2010年5月,我参加了复旦附中自招考试,分为两个部分: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部分只有两道题,限时30分钟完成,一:谈谈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解;二:从环保、实用、美观等角度为参观世博会的老年人设计“便挟椅”。这与我猜想笔试就应该是语数外理化的知识检测而相悖,不过虽说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第一题要求学生放眼社会人文,各抒己见,其内涵远远大于“世博”的范畴,需要考生对社会人文有足够观察并对人类发展有自己合理的想象,通过良好的书面形式加以阐述,同时也应很好地结合“世博”等社会热点所引发的思考。而第二题则考察创新能力,“设计便挟椅”考验了考生的创新能力、全面的思考能力及一定的艺术品位,考生需要考虑到如“美观、实用、环保”等各个方面,其中创新元素则会为作品带来一大亮点,也十分符合当下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号召。
而面试环节共分为2个:能力面试和综合面试。能力面试,三位同学一组,每人抽取三个关键词,并将其组成时长至少2分钟的演讲,给10分钟的准备时间,我抽到了“逻辑”、“文化”、“不等式”,把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个词汇联系在一起,需要学生平时有较大的阅读积累、文化积累及一定的创新或者说是逆向思维,又不能思维紊乱,前言不搭后语。而众所周知,面试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更是严峻,在对三位考官作演讲时,决不能自乱方寸,过度紧张以致脑中一片空白,“文”不对“口”,“口”不对“心”,需要有话可说,有理可道,有章可循,而针对考生的演讲,考官会对其进行提问及质疑,考生的应变能力此时显露无遗,所以,平时上课与老师的问答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考官的质疑,切不可觉得晴空霹雳以致思维停滞,应听清楚考官的疑点,进行驳论或作修缮。最后考官问我“为何选择复旦附中”,此时考生对复旦附中的了解及对自己兴趣的认识也表现了出来,需要注意的是,“我”的特质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愿望是什么,兴趣又在哪里,这才是最重要的。
之后的综合面试为另外的三位考官,分中、英文部分,中文部分为自我介绍,考生应表达真实的自己,不要矫揉造作,并注意对生活的表述,要 “清晰准确而个性突出”。总而言之,考生平时应注意对所学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培养多方位的思考力,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心理素质。
上一篇: 中考高分生经验谈:运动让复习更有效率
下一篇: 过来人谈:初三作文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