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的初中生来说,在中考中如何科学选择考试科目成为必须关注的话题。因为今年的初三生将在明年迎来新中考。
根据新中考方案,考试科目和分值均进行了调整,传说中的小四科——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将首次入围中考。
对于中考生来说,新中考如何选科不仅和中考考分直接相关,也与将来的高考选科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何选科最有合理?播报君觉得,有必要跟大伙好好聊聊这件事儿。
走班上课成常态,如何选科成难题
新学年以来,刚升入初三的学生们发现,为了迎接2018年的新中考,走班选课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新常态。据北京二中亦庄学校初三年级负责人车立新介绍,学校按照2018新中考政策要求,根据初三学生选课实际情况共分为5个行政班,分班原则基本按照定二走一并兼顾分层的走班教学模式。例如,选择物理、生物(化学)加一门文科的学生,根据上学期期末各科总成绩和学生自己选科情况,分为两个行政班进行分层教学。
自己似乎已经变成了 准考生 。这是北京宏志中学初三学生小王最大的感受,原来选课的时候,我犹豫了很久,主要是不知道怎么选择,才能为进入心仪的高中而做出最优的安排。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小王的感受,也是广大初三学生的感受。如何选课走班,迎接2018年新中考,不仅是对初三学生的考验,也是学校的一道必答题。
中考成绩的最大化是否值得提倡
新中考的最大亮点,在于增加了学生对于考试科目的选择权,尊重了学生的多元兴趣。这一方面意味着可以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扬长避短,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生将要承担选择带来的风险与责任。
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才是选择时最需要优先考虑的,中考不应该存在分数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北京交大附中校长戴文胜认为,中考追求分数利益最大化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才是选择最需要优先考虑的。这其中包括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北京交大附中校长戴文胜认为,尽管初三年级面临中考,但是学校在开足国家课程基础上,应该为喜欢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这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发现特长、培养特长。学校应该不短视,不倡导也不追求中考成绩的最大化。
中考生选科存在5种情况
学生自主选择可以让学生发挥优势,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这背后是学生的思考力和自我认识能力的提升。但学生真的会选吗?能选准吗?
对此,海淀区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学校长认为:这真的是一个大命题,因为学生的选择与自我认识、兴趣爱好和能力基础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未来高中学习的选课都会有关联。我也在思考,但还没有完全想清楚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方法。
在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中学校长刘爱丽看来,关于新中考选科,学生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选科依据;二是以对任课教师的喜爱程度;三是以家长自认为重要的学科;四是以家长和学生自认为容易学校的学科;五是盲目、从众心理。
刘爱丽建议,针对这几种情况,学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指导。虽然选考的主动权和决策权在家长和学生手里,但科任教师要对本学科的学情了然于心。而这种学情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从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潜能、学习兴趣等多角度进行评判。这一点,学校要利用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个平台,让它与中考选考有机结合起来。另外,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更要加强沟通,班本团队的建立非常重要。刘爱丽说。
从学校层面来说,一方面,学校要不断探索完善走班制,管理评价也要同时跟进;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规划优势学科,在课上引入 分层 ,分层指导、分层要求、分层作业、分层期待,实行差异化对待。北京宏志中学校长熊劲表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
怎样才能避免新中考成为小高考
新中考调整了中考考试科目和分值,三年后将面临高考。面对高考的压力和未来个人选择发展趋势,学生和家长会提前规划,而学校也会做出一些规划,使之实现连贯性。然而,对于学校来说,怎样才能避免把新高考的模式复制到初中,避免新中考变成小高考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初中不要强化学科选择,要强化基础知识,面向学生做通识教育。北京宏志中学校长熊劲表示,初中和高中的生涯规划是不一样的,初中时的生涯规划面向的是考入高中,而高中要根据兴趣、爱好、学科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来开展生涯规划。
在北京樱花园实验学校校长郭锋看来,初中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在初中要学得宽,学校也要广搭平台,引导学生学得宽,如果从初中就让学生学习高考的分科,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对初中生来说,并不能真正了解的自己兴趣所在,也势必会影响将来的人生规划。
郭锋建议,学校要鼓励引导学生发展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针对某个学科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究,而不能将兴趣培养片面当成应对考试。
上一篇: 北京城六区3年内将新增25所优质学校分析
下一篇: 国际学校简介:绿城育华国际班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