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之主要题型_中考复习-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201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之主要题型

发布时间:2017-09-07 09:23:24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现代文阅读的主要题型

现代文阅读命题往往在四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三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联系原文)

答题技巧:

①联系上下文,弄清楚词语在原文中指代的内容

②注意修辞手法,如果词语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答题关键是把词语由喻体、拟体还原为本体。

③联系语境,对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答题关键是进行直接正面的描述。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关键:理解句子中关键词的含义)

答题技巧:

①整体把握句意,抓住句子主干的同时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②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

③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指出文中的某个句子,然后问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根据是什么(关键:联系上下文,原文中找答案)

答题技巧:

①作答时先分析句子的性质是观点句还是结论句(观点句,理由在后;结论句,理由在前)

②确定句子所涉及的范围,筛选信息,切不可照抄原文。

4、文中为什么要写某事物或从某件事物写起/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好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答题模式:相关术语+文章的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

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不能互换。

6、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作用是什么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写出了对象的什么特性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增强气势和语气,强调了+对象+特性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设问:引起了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与思考

反问/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

7、文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作者是如何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赏析某段文字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尽量要全面,有条理,要拓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效果作用(往往要与感情主旨联系起来)

8、赏析文章的标题/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为什么要以.为标题/以..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分析角度:内容、结构、形式

9、文章用了第几人称,使用这种人称的好处是什么

答题技巧:使用人称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

10、线索的赏析/文章以.为线索

答题模式:文章以为线索,开头写..中间写.结尾写

答题技巧:从上下文中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所写内容有几个方面就从几个方面概括;如果内容集中写一个方面,无法从内容上分为几个方面时,应考虑从手法(虚实、正反、点面)方面分点概括。

11、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文中写某句话或某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意思

答题技巧:联系上下文,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结合主旨,分析作者情感

12、人物鉴赏/请简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技巧:按总分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定量分析;或先从几方面定量分析,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总括。

13、鉴赏语言/赏析文章语言

答题技巧:从遣词造句、修辞、语言风格、语体、情感的角度去鉴赏

答题模式:语言特点/手法+该特点或手法的常规效果+对象+抒发情感/观点/内容

14、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文章是以为结构方式,第一层写了第二层写了

15、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

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的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限制、时间、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